
近年来,浦东新区高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应急储备工作,根据国家和市“粮食安全”相关文件精神,在区商务委(粮食和物资局)的指导下,积极打造以“优粮”文化为主题的科普实践基地,普及粮食安全知识,筑牢社区居民粮食安全理念,宣扬爱粮节粮的传统文化。
一、积极推进科普基地改造,做实“优粮”科普园的硬件基础
围绕粮食安全这一核心命题,在社区室内外重点打造了多个科普教育场景。彩绘墙,镇粮食安全办和各居委挖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社区志愿达人等资源,在社区的空白墙面上手工彩绘,内容包括科普节气、经纬度与粮食种植的关联,健康饮食配比等。
科普长廊,充分利用党群服务站长廊,制作宣传板面,涵盖“习语”金句、以史为鉴、居安思危、粮作物之父、文创空间、活动掠影等。
科普课堂,利用儿童之家,志愿者服务站,展示粮食安全宣传手工制品,墙绘长江流域农作物分布图、二十四节气的文创作品展,多媒体影像、种子展示区、农具展示区等。
粮食种植园,通过居民自治,在居民区党群服务站楼顶露台,布局21个DIY种植箱,由社区居民认领种植,美化环境,结合社区“大手牵小手”活动,让小朋友们走出房间,摒弃游戏,亲手栽下种子,观察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,真正感受阳光下的快乐。
二、活动内容多样化,做精“优粮”科普园的软件基础
建设社区粮食安全科普基地,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,也是提升社区居民粮食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。搭建平台,共建联建,镇粮食安全办协同益海嘉里集团、镇市场所、社发办、卫生服务中心、金高医院、浦东高东芝麻开花社区公益服务中心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共建单位开展一系列粮食安全科普活动,在社区构筑粮食安全的坚实堡垒。“粮安”进企业,组织社区居民前往益海嘉里粮油,重点参观产区、食用油展馆、透明化车间等场所,了解米、面、食用油等制作全流程,积极弘扬“节约粮食,反对浪费”的社会风尚。爱粮节粮科普活动,以“一粒米的奇妙旅程”为线索,向社区青少年讲解爱粮节粮知识;与益海嘉里携手“一桑一祉”团队走进社区,举办“稼穑之道,四季丰收”活动以及24节气与农作物的奇妙故事科普活动,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培养他们对粮食安全的认知和责任感。亲子种粮体验活动,以“共享粮园你我建”为主题,认领单位、家庭、党员志愿者、居委社工在粮食种植园参观传统种植农具,体验松土、播种、施肥、收获等种植体验,感受农民劳作的艰辛,更好的尊重这一群体,并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。
三、持续完善工作要素,做强“优粮”科普园的组织基础
持续志愿队伍建设,壮大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,挖掘社区内的能人达人,以此为支点,进一步调动更多资源投入社区科普宣教中,继而通过更好营造氛围吸引更多居民融入社会实践,彰显科普教育的意义。强化科普阵地建设,继续提升“优粮”科普站的规模和体验感,持续科普长廊与室外科普园联动规划,以点带面,不断进行科普内容的整体升级和内容更新,确保科普教育的时效性和趣味性。进一步深化联建共建。加强与社区共建单位的合作,延伸科普共享阵地,扩大社区治理的“朋友圈”,尝试利用好新媒体功能,扩大受教面。与益海嘉里集团签订《粮油应急保供协议》,确保紧急情况下,一方百姓的最低生活物资保障。尝试粮油供应“最后一公里”建设。组织镇6家粮食应急供应网点,定期在居民区设点,提供优惠的粮油制品,方便社区群众。后期与农投公司、新区涉粮镇结对,将优质农产品从田间送到社区,送到家庭,送上餐桌。
社区科普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各方资源与每一位居民的支持和参与。“优粮”文化科普园的宗旨就是让粮食安全教育不流于形式,而是真正走进社区、走进家庭中、走进居民心中。“优粮”科普不仅要把“种子”种在盆中,更要把“文化”传承种在心中。